第三代核电技术——更高效 更清洁 更安全
每台“华龙一号”机组每年清洁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够很好的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万棵
核电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能源系统。做强做优核电事业,还能有效带动上下游大量相关高技术产业,促进国家高端重大装备制造业、相关服务行业发展,对材料、冶金、化工、机械、电子、仪器制造等几十个行业的加工技术和工艺水平具有显著拉动作用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从远古人类使用“薪炭能源”到工业革命迎来“油气时代”,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一部能源利用史。传统化石能源在人类社会工业化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但持续不断的增加化石燃料使用,将排放过量二氧化碳,对地球生态和气候带来破坏。为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国际社会逐渐达成共识:应当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逐步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新一轮能源更替,已是大势所趋。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落实这一目标,能源供应领域是重要突破口,众多能源中碳排放量最低的核电是选择之一。
作为低碳能源,核能具有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大、基荷电力稳定、单机容量大、占地规模小、长时间运行成本低、核燃料易于储备、可有效提升能源自给率等优势,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着逐渐重要的作用,已成为未来清洁能源系统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核能发电时,核反应堆内的铀燃料不会像石油或天然气一样燃烧,而是利用原子能的“核裂变”现象获取热能,进而利用热能烧水产生蒸汽,推动蒸汽轮机进行发电。
1公斤铀235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或1700吨原油。一座百万千瓦的核电厂每年需要补充核燃料仅30吨,而同样容量规模的燃煤机组年耗煤量约300万吨。与燃煤电厂相比,核电厂运输燃料的成本几乎能忽略不计。
数据显示,近年来,核能慢慢的变成了世界清洁能源主力军。2019年,全球核电总发电量达2657太瓦时,贡献了世界约1/3的低碳电力。国际机构研究表明,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核电帮助降低了二氧化碳的长期排放增加速度。以“华龙一号”为例,每台“华龙一号”机组装机容量116万千瓦,每年清洁发电近100亿千瓦时,能够很好的满足中等发达国家1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年度用电需求;同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相当于植树造林7000万棵。
正是由于核能发电具有其他能源不能够比拟的高单位体积内的包含的能量和高稳定性且生产电力过程对环境友好等特点,2018年第九届世界清洁能源部长级别的会议上,明确将核电定位为清洁能源,并且倡议关注核电用于基荷电力(即电网中稳定供电的基础电力)以及用于未来新的低碳复合能源系统建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第一批单机容量在300兆瓦左右的核电站问世,这些核电站属于原型堆核电厂,基本功能是通过试验形式来验证核电在工程实施上的可行性;20世纪70年代,石油涨价引发的能源危机促进了核电发展,世界上正在商业运行的400多台机组大都是在这一段时期建成,通过商业化、标准化、系列化、批量化运营以提高经济性。二代核电站单机容量大都在600—1400兆瓦之间,是目前世界各国正在运行的核电站主力机型。
我国科技工作人员认线余年核电研究设计经验,并汲取世界核电发展中的经验教训,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型号——“华龙一号”。“华龙一号”设计全面平衡地贯彻了核安全纵深防御原则和设计可靠性原则,设置多道屏障增加安全系数,以确保生产活动均置于防御措施的保护之下,创新性地采用“能动与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设计理念,使得核电站能够在极端情况下维持系统运行,大幅度的提高抵抗震动的能力,更好地保证安全。
“华龙一号”特有多重安全保障:双层安全壳可以抵御大飞机撞击;在设计上提高抗震标准,逐渐增强电厂固有安全能力;专设安全系统最重要的包含安全注入系统、安全壳喷淋系统、蒸汽发生器辅助给水系统和大气排放系统等,实现了针对各类不同严重程度的事故都有充分可靠的安全措施。多重安全手段结合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核电站运行的安全性和事故预防的可靠性,若发生事故,确保30分钟内无操作员干预,事故也不会升级,事故发生72小时内无需来自厂外的支援即能应对事故。此外,电站设计寿期从40年提高到60年,堆芯换料期从通常的12个月延长到18个月,大幅度的提升了电厂可用率。华龙一号在安全性、经济性和性能指标上达到或超过了国际三代核电用户需求。
国际机构专家觉得:“‘华龙一号’在设计安全方面是成熟可靠的,其在成熟技术和详细的试验验证基础上进行的创新设计是成熟可靠的。”2015年5月,“华龙一号”落地福建福清;2021年1月,“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示范工程福清5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行,从核岛浇灌第一罐混凝土到商业运行仅用了68.7个月,是唯一按期完成的全球三代核电首堆。“华龙一号”成为当前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
核电是迄今为止最为复杂的能源系统。做强做优核电事业,不仅仅可以带动核燃料循环全产业链发展,还能有效带动上下游大量相关高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为“超级工程”,“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工程带动上下游5300多家公司实现了411台核心设备的国产化,促进了国家高端重大装备制造业、相关服务行业的发展,对材料、冶金、化工、机械、电子、仪器制造等几十个行业的加工技术和工艺水平具有显著拉动作用。
核电是高科技战略产业,也是绿色发展的重要方法。中国核电事业起步于上世纪80年代。40年来,从学习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研发,我国已拥有国际先进的核电技术和核电建设运行能力,核电总装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三位。科技工作人员要逐步加强科技创新,持续推进华龙后续机型研发,力争在先进核电、新型燃料、新材料方面取得突破,持续提升压水堆核电技术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为推动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更大贡献。
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随着造林绿化、生态修复、湿地修复等工作不断推进,北京市森林覆盖率达44.9%,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9.8%;已发现陆生野生脊椎动物612种,其中鸟类达519种。
在实空间中对体相冰表面和预融化过程进行原子级分辨成像,是理解预融化层的关键。 为进一步探究冰表面预融化过程,研究人员进行了系统的变温生长实验,发现冰表面在零下153℃时就开始融化。
近年来,我国不断健全法规制度体系,大力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创新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的陆域国土面积。
国家能源集团加快建设智能矿山,突破掌握井工矿8.8米大采高、智能采煤、智能掘进、卡车无人驾驶等关键技术,近3年煤矿用工减少超5000人。
随着我国低空经济加快速度进行发展,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安全、高效地运行需要规范化的低空飞行基础设施提供有力支撑。
通过基因组重组等技术,王薇廷终于选育出具有抗逆特性的运动发酵单胞菌菌株ZM532,大幅度的提高了其生物转化效率。
此次是权威专家的共识文章,其呼吁政府严格监管,而不是自愿制定一些规范行业的行为。
近年来,300兆瓦等级压缩空气储能主机设备、全国产化液流电池隔膜、单体兆瓦级飞轮储能系统等实现突破,助力我国储能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草原植物多样性丰富,一年四季因植物季相变化,呈现“春绿、夏彩、秋黄、冬灰”的不同景观。
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亦是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要大力培养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乡村科技人才。
中国气象局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5月11日9时发布地磁暴红色预警。地磁暴是地球磁场对太阳活动响应的结果,主要体现为地球磁场的短期剧烈波动。
引力子激发的发现,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量子几何理论提供了关键实验证据,打开了关联物态的几何效应实验研究的新方向。
与陈季旺一道,2021年至2023年,武汉轻工大学累计派出科技副总44人、科技特派员62人、三区人才60人。
那时我们朝夕相处,是他手把手教我,如何寻找资料、阅读文献;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如何调动全组同志积极性、共同处理问题;如何团结大家、关心大家。
这是一份凝聚着国防科技工作人员报国情怀、又十分科学客观的建议书,在我国核武器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主体地位!此后,中国核武器事业走过了一条“十年加快”之路,核武器研制水平实现了极大提升。
引力子激发的发现,为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量子几何理论提供了关键实验证据,打开了关联物态的几何效应实验研究的新方向。
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000多亩核心区里,各类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不断探索升级,经集中试点示范进而复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