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学:朝向未来的科学形态
科学与哲学关系紧密,恩格斯早就提出,“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身的形式”,有着独特思维方法的哲学必然随着科学的发展而自觉改变其本身的形式。对以工程为对象的工程哲学来说,当代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一体化趋势慢慢地加强,以至于工程就是具象化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互动互释互镜,不只是现实地改变着工程形态和工程范式,同时还使得科学正在从“技-科学”走向“工-科学”。习强调,“要根据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形态趋势,优化自身科技布局,厚实学科基础,培育新兴交叉学科生长点,重点加强共性、公益、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增加公共科技供给”。所以,无论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抑或工程哲学都有必要正视这一新的科学变革,并在科学观、技术观乃至工程观意义上加以分析辨明。
科学与时代息息相关,前现代以农业文明为主的古代社会对应的是以博物学为基础的经验科学和地方知识,重视过去和长者的经验;近代科学革命以来,伴随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依赖现代科学技术的现代工业社会在全力发展具有确定性、必然性的数理科学的同时,也迎来了大科学时代的“大科学”,并继20世纪80年代因强调科学对技术的依赖性,在科技哲学和科学技术学领域使用“技性科学”(technoscience)或“技科学”(2016年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管理科学技术名词)概念,进而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数智时代或工程时代催生出新的科学形态——“工-科学”。
“工-科学”与工程人文相一致,是科学发展大趋势,具有未来性,正在从以科学为基础的工程技术时代走向以工程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时代。
按照先后出场的顺序,有学者觉得科学有知识维、活动维、社会维、文化维等四个结构性向度,并形成古代博物学范式、近代数理范式和当代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第一个字母的合并简称)范式。在科学形态学的意义上,如果把仅仅基于数理科学的近代科学叫作“窄的科学”,属于“小科学”——“S1.0”;那么,现当代科学是基于技术的“大科学”,即“宽的科学”——“S2.0”。正在萌芽的未来科学则是基于工程和依托工程的“巨科学”——“S3.0”,属于全向的科学(具有更多维度),表现为综合性与包容性的“工-科学”形态。在前科技时代,小科学“S1.0”对应的是以工业工程为载体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促动(工程-科学-技术);在科技时代,大科学“S2.0”对应的是以技术创新为引擎对科学和工程的内在拉动(技术-科学-工程);在高科技时代,巨科学“S3.0”对应的则是以工程为主导并对技术和科学的选择性驱动(工程-技术-科学)。工程从以科学为基础的工程技术时代(具体表现为对科技的绝对依赖),走向以工程为基础的科学技术时代,凸显出工程对科学和技术的前提性以及理解“工-科学”的根本性和必要性。
所谓“工-科学”,是相对于以往基于技术的技术+科学(T+S)之“技-科学”或“技性科学”而言的,它是以工程为基础的工程+科学(E+S)。如果说,由于技术对科学的反馈性影响导致“技-科学”改变了数理科学形态,并使科学从小到大、从窄到宽,进而迎来一个我们无不沉浸其中的科技时代;那么,随着工程对科学和技术的反馈性影响慢慢的变大,“工-科学”则在“技-科学”所确立起来的大科学观之上转化为巨科学的科学新理解和新形态,集纳以往科学形态的典型特征,展现高科技时代的科学面貌或科学样态。可以说,“工-科学”在“技-科学”之后再次突破科学认知的边界,在对象上,它超出了窄的数理科学所探究的那个与社会相对立的自然领域,涉及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宽泛的自然概念——原生态自然+人化自然,从而面对的不只是自然世界的自然物,还有人工世界的人工物。从而使科学研究的领域既超出技术或工具理性支撑的理论和知性的科学场域,又超越了单纯的事实性和可描述性的客观自然世界,还关涉价值性与战略性的人文社科领域。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早已经指出的:“甚至当我从事科学之类的活动,即从事一种我只在很少情况下才能同别人进行直接联系的活动的时候,我也是社会的,因为我是作为人活动的。”即使是科学家自己单独从事的科学活动也是社会的而具有社会性。
由于“工-科学”之科学边界的拓展,科学主体范围也慢慢变得大,甚至其构成由单纯一元的同质结构转变为多元的复杂结构,如科学家、工程师、人文学者、投资人、组织管理者等。也就是说,科学研究已经更多依赖于产学研联盟的群体化运作、多群体与多组织合作,并日益改变着科学的竞争形态。科学研究的合作与竞争不再仅限于科学家之间、不同的科学共同体之间,而是发生在国家之间甚或超国家的竞争集团之间。未来的科学共同体在全世界范围内会形成几大竞争集团。随着科学主体竞争集团的形成,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必将使竞争与合作并存,科学知识的生产机制亦将出现重大变革。
仅仅明确了何谓新形态的“工-科学”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把握“工-科学”究竟何为,它之于理解科学、技术特别是工程的意义何在。
首先,洞悉“工-科学”的发展有助于预见和自主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作为一种新科学形态尽管目前尚未完全成型,但“工-科学”的雏形正在挑战以往的科学认知与科学实践,或者说参与竞争的新科学范式慢慢的开始出场,我们一定要在科技革命和科学形态转换的意义上对新科学加以审视和省思,以期自觉参与到应对传统科学范式的危机与新范式重建中来。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科学发展的新趋势,改变科学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模式,热情参加到更大范围的合作与竞争中去,组建强有力的科研团队,完善相应的运行机制,提升科研自主性、创造性和竞争力,提供构成新质生产力的先进优质要素。
其次,“工-科学”将变革科学、技术与工程互动关系。不同于把技术看成是科学应用的一元论立场、区分科学与技术的二元论立场,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三元论使工程成为独立的哲学研究对象而有了工程哲学,也推动着科学、技术与工程互动的一体化趋势。今天,正在孕育和成型中的“工-科学”提出新的要求,必须从科学、技术与工程的三元论进展到“工程基础论”——基于“工-科学”的科学哲学和工程哲学,从而拓展科学哲学的科学领域、夯实工程哲学的科学与工程学基础。因为以一般技术为基础的时代正在让位于以工程为基础的时代,工程从“隐”到“显”、从“后台”来到“前台”。鉴于科学形态的最新变化,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必须最大限度地考虑这个特点,并意识到资产金额的投入量、资源调动性、人员协调性、效益产出性、规划前瞻性等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工程实践的重要意义。
最后,“工-科学”的特性决定了未来工程是人文的工程,或者说,未来工程是基于人文的工程:一是善工=善功,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工程应该是人文的具象化、彰显着工程精神,如负责任的合生态与合伦理的工程等;二是未来工程是基于人文的,大量人文因素进入工程;三是效率效用与环保、审美、精神统一的工程;四是人文的工程需要“人文-工程学”——大工程学,因为人就活在人工世界这一属我的文化世界、意义世界和现实世界之中,这要求以新科技为核心的发展不能忽略科学、技术出现的根基——工程,努力形成科学、技术、工程之间良性的有机循环,避免工具理性的片面运用而导致的自然异化、劳动异化等,更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价值与人文情怀。
“雪蘑菇”是在地表突出物体上,拥有较强黏性和附着力的雪花层层累积而形成的,主要出现在水汽充足、降雪量较多的地区。
美国互联网科技公司Meta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系统,几乎能立即将101种语言的语音翻译成36种目标语言中的任意一种。
1月16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公布了一颗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新彗星,并将其命名为C/2025 A3。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朱立国团队近日在椎间盘退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今年上半年,2025北京亦庄半程马拉松暨人形机器人马拉松将举办,人形机器人将与运动员共跑“半马”,挑战人类速度。
近两年,教育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转变。不论是大学、中小学还是学生与家长,都将在国家战略的牵引下重新确认自身的定位与方向。
数据作为数字时代的“新石油”,不仅是传统产业、新兴起的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创新的关键创新资源。
数千年来,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歇,2025年亦是如此。在这一年中,一大批探测器将承载着人类的好奇心,奔赴“星辰大海”,去揭示浩瀚星空的奥秘。此外,人类还渴望能够“扶摇直上”,亲身进入太空体验秘境。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西湖实验室申恩志团队联合吴建平团队成功揭示了小鼠体内PIWI蛋白(MILI蛋白)与piRNA协作切割目标RNA(核糖核酸)的全过程。
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庞全全团队开发了一种新型玻璃相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材料,并采用该材料研制出具备优秀能力快充性能和超长循环寿命的全固态锂硫电池。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早期陆地维管植物为何会发生复杂变化?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黄璞联合国内多名学者,发现并报道了在贵州下泥盆统蟒山群发掘的距今约4.1亿年前的“迷你”植物——包阳工蕨化石。
在星际空间中,被冰覆盖的尘埃颗粒是复杂有机分子生成的关键载体,因此,“看”清楚冰表面的原子结构,对于探索生命起源和物质来源具备极其重大意义。
近日,国务院批准同意《浙江省义乌市深化国际贸易综合改革总体方案》,此次改革以数字化技术全面嵌入交易、物流、支付、融资等贸易供应链监管与服务的所有的环节,为中小微主体降本增效,以此来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的国际贸易目标。
今天,人们的生活水准不断提高,实现从“吃得饱”向“吃得好”转变,但“吃得好”并不等同于吃得营养健康。一日三餐,看似吃饱吃好了,但很可能因营养成分摄入不均衡使身体处于隐蔽性营养需求饥饿状态。
全国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以下简称“大赛”)1982年创办,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共同主办的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赛事,旨在发现和培养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后备人才。
15日,2024年度中国气候研究重大进展发布会在江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此次发布的10项气候研究重大进展,涵盖气候预测、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影响、气候系统演变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在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以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的指导下,北京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等机构联合当地社区监测员,对2015年至2021年在三江源区域12个长期监测位点开展的雪豹等野生动物监测工作进行汇总,相关研究结果已在国际学术期刊《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在线年来首次修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有新变化
2025年1月1日起,修订后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正式施行。这是继2007年4月1日《条例》实施以来,17年来的首次修订。
目前参数水平最高超导直线日,国家重大科学技术基础设施“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偏滤器等离子体与材料相互作用研究平台”完成测试,超导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行。
我国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已取得一系列重大找矿成果,一大批共伴生、低品位资源转化为可利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