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评级:三大指数震荡 九股迎来掘金良机
中国化学(601117):营收、订单数据持续向好 布局三大新材料项目促成长
类别:公司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柳强 日期:2021-07-18
事件:2021 年7 月14 日晚,公司发布了6 月经营情况简报和2021 年第二季度经营合同数据。
营收及新签订单保持良好增长态势,互为正反馈:2021 年6 月,公司当月实现营业收入128.15 亿元,环比持续提升;当月新签合同额440.75亿元,其中国内合同额408.36 亿元,境外合同额32.39 亿元。2021 年H1,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560.9 亿元(未经审计,2021 年计划完成营收1180 亿元,当前完成47.53%),同比+51.96%。2021 年H1,公司新签项目数量2481 个,累计新签合同额1318.62 亿元(2021 年计划完成新签合同额2600 亿元,当前完成50.72%),同比+44.93%,其中工程总承包类占比55.13%。对于工程承包公司,过往项目经验是新签项目评标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丰富的项目执行经营(2020 营收约1100 亿元,且持续增长)有利于中标。而大量的新签项目及在手订单,保障了公司营业收入稳健增长,营收和新签订单互为正反馈。
研发实力丰沛雄厚,布局三大新材料项目:公司坚持科学技术创新,重点项目攻关快速推进,POE、尼龙12、炭黑循环利用、环保催化剂等一批小试项目取得预期成果。目前公司稳步推进三大新材料项目促成长。(1)尼龙新材料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齐鲁化学工业园区,总投资104.57 亿元,预计于2022 年投产。我国己二腈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己二腈-己二胺-尼龙66”产业链错配严重,该项目有望突破该产业链的“卡脖子”核心环节,值得期待。我们以当前产品价格测算,该项目建成投产后,营业收入达100 亿元规模。(2)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项目:
根据环评报告,该项目建筑设计企业为中化学华陆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位于重庆长寿经济技术开发区,总投资9 亿元,生产硅基气凝胶复合材料5 万m3/年,副产甲醇4000 吨/年,测算年均税后利润1.05 亿元,建设周期18 个月,正在建设中。(3)10 万吨/年PBAT 项目:根据环评报告,该项目建筑设计企业为中化学东华天业新材料有限公司,建设地点位于新疆石河子北工业园区,总投资6.5 亿元,生产10 万吨/年PBAT,副产四氢呋喃1.1 万吨/年。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维持前期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21~2023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4.79 亿元、54.26 亿元和64.30 亿元,EPS 分别为0.91元、1.10 元和1.30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10X、8X 和7X。考虑公司为化学工程建设领域龙头,研发及工程实力丰沛雄厚,在建多个新材料项目值得期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复苏没有到达预期、工程市场复苏没有到达预期、新材料项目投产进度及盈利不及预期。
类别:公司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志杰/刘峰 日期:2021-07-18
事件:7 月14 日,中集集团发布2021 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达到40 亿至46 亿元;基本每股盈利1.0846 元/股至1.2515 元/股。
下游集运行业复苏,集装箱产品量价齐升:2021 年上半年,公司业绩同比扭亏为盈,主要因上半年全球经济呈复苏态势,市场对集装箱的需求持续处于相对高位所致。集装箱单价明显上涨:根据Triton 1Q21 的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0 年内,公司生产的20 尺干货标准箱1 月份的报表结算箱价平均约1,656 美元,至6 月份上升为均价1,998 美元,12 月平均价已经上升到2,322 美元。截止至2021 年Q1,该尺寸集装箱均价已达3500 美元。随着下游集运行业的持续复苏,集装箱产品预计将持续保持高景气度。销量方面,公司2020 年售出普通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分别为100.26/12.86 万TEU,同比变化11.57%/-6.47%。2021 年一季度,市场对集装箱的需求持续处于高位,公司当季普通干货集装箱/冷藏集装箱的销售量分别为45.08/4.59 万TEU,较上年同期增长174.04%/82.14%。
道路运输车辆制造表现稳健,助力物流业务,多板块协同效应明显:受益于物流运输市场规模提升,以及《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政策影响,半挂车需求激增。相似的,随着冷链物流运输的发展,冷藏厢式车厢体业务扩大一马当先的优势,销量明显提升。与此同时,公司的道路车辆制造业务也为中国的物流运输(包括冷链物流)及工程基建等领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2020 年,公司在全球共售出半挂车131327 辆,较2019 年增长11.57%;专用车在我国的销量达到56,449 台套,同比增长22.01%;在中国销售冷藏厢式车厢体6,049 台套,同比增长 35.78%。共实现出售的收益264.99 亿元,同比增长 13.56%。
另外,能源化工设备2020 年占比也达13.64%。公司2016 年至2020 年营业总收入由511.12 亿元增至941.59 亿元,CAGR 达16.50%。2021 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88.64 亿元,由于疫情有所好转,较上年同期增长82.08%。归母净利润方面,自2016 年至2020 年由5.40 亿元增长至53.50亿元,CAGR 为77.44%。2021 年一季度收获归母净利润15.07 亿元,较2020 年一季度增长了335.1%,扭转了上年一季度亏损的情况。总的来看,归母净利润的增长幅度远大于营业总收入,显示公司纯收入能力正在不断增强。
公司注重研发投入,降本控费明显:公司在研发方面涉及新能源汽车、橡胶载具等业务,2020 年公司研发支出为16.41 亿元,占收入1.74%,同比增长10.38%;研发人员共有4492 人,占所有员工的8.79%,同比增长9.03% 。在控费方面, 2020 年公司销售/ 管理/ 财务费用分别为19.90/48.96/20.97 亿元,费用率分别为2.11%/5.20%/2.23%,同比变化-13.37%/-5.92%/64.29%。2020 年报告期内,财务费用较去年同期上升64.29%,主要是由于报告期内,公司净汇兑亏损人民币648,699 千元导致公司开展了以汇率套期保值为目的,以外汇远期合约、外汇期权合约为主的汇率衍生品投资活动,平滑了汇率变化对公司经营造成的不确定性影响所致。
投资建议:鉴于公司是全球物流设备与服务行业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当前公司多元化发展布局成型,多数行业板块处于较高景气度,深圳市国资入股后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进一步强化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未来利润有望保持较快增长,继续给予“买入”评级,根据模型测算,预计公司2021-2023年收入分别为1271.15、1499.95、1694.9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2.80、81.80、89.00 亿元,EPS 分别为1.84、2.07、2.25 元/股,PE 分别为9 倍、8 倍、8 倍。
风险提示:经济周期波动的风险;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升级的风险;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的风险;金融市场波动与汇率风险;市场之间的竞争风险;用工及环保压力与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风险。
类别:公司 机构: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陆洲/朱雨时 日期:2021-07-17
公司是我国电子蓝军领域稀缺标的,在射频仿真、电子模拟战等领域具备极强实力。公司作为我国主要的电子蓝军项目总包单位,同时扮演供给满足方和需求创造方,双重身份既使得公司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持续领先市场,同时也加强了客户对公司产品的黏性;
此外电子蓝军产业竞争格局较好,公司容易维持当前的龙头市场地位,主要系公司技术实力强,具备多种电磁频谱技术,同时业务规模大,先发优势显著,后续发展中马太效应将逐步显现;此外公司在体制机制方面相较体制内单位具备优势,项目建设周期更短,产品线更广,服务更贴近军方需求。
武器列装和训练消耗量越大,复杂电磁环境模拟仿真的需求就越多。公司在内场可模拟出各类武器装备所需要的全部特性和外部环境,军方也对外场测试有切实的需求。重庆金美在通信指控领域的技术优势也将帮助公司从以雷达对抗为主转向雷达通信一体对抗。我们预计“十四五”包括设备、系统、建设在内的电子蓝军总需求预计可达千亿级别。
公司已通过内生+外延并购将电子蓝军理念和产品渗透至所有的领域,例如通过并购江苏大洋实现了海洋装备的靶标和强敌再现,成立的航天国器则将公司从空靶配套商转变为完整空靶提供商,航天科工仿真公司科技的逐步加强了仿真领域的技术实力;航天新通加强了公司靶场建设能力等。
当前公司承接内外场项目数量饱满,空靶、靶船、靶车、靶弹等蓝军装备产量也有较大增长,并拓展了综合电子试验舰等新品。
江苏大洋逐步剥离民船业务使得利润率水平提升明显,公司蓝军业务进入快速地发展期。
子公司重庆金美在军事通信领域深耕多年,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主要是做军用通信设施的研制开发和生产经营,向各军、兵种提供所需各种军用通信设施。通信对抗也是电磁频谱对抗的重要组成环节,后续公司将逐步从雷达等感知为主的电磁仿真和对抗延伸至通信领域的对抗。
目前子公司重庆金美的军用通信业务调整经营机制完成骨干持股后,已由配套为主逐步转向总包,从以陆军为主向其他各军兵种拓展,经营业绩明显好转。
公司通过收购锐安科技(43.34%)、壹进制、航天开元,业务延伸至互联网空间安全板块,其主营业务也从数字蓝军与蓝军装备、通信指控领域延伸至互联网空间安全、数据感知和大数据服务等领域,符合新型工业化和军队信息化的趋势,助力公司打造互联网空间安全国家队。
公司作为航天科工集团唯一的专注于电磁频谱领域的上市平台,有望进一步承接航天科工旗下电磁频谱领域相关业务。当前航天科工集团资产证券化率较低,同时航天科工集团对公司持股票比例较低,大股东还拥有电子对抗、军民用测控产品等优质资产。我们大家都认为航天科工集团有望依托公司将集团内部相关业务与上市公司做深度整合,有效提升公司在复杂电磁环境模拟、信息对抗等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增厚公司营收和利润。
公司核心业务是以数字蓝军和蓝军装备为主的产业集群。当前蓝军业务收入主要源于:①内场方面,射频仿真试验系统集成化程度提高,以及原有暗室的升级、扩建和新建;②外场方面,军方需求量大,同时测试演训靶标多作为消耗品,需求长期存在。伴随全军实战化训练的展开,我军专业化蓝军部队越来越成为锤炼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必需品,各型武器型号的增多及实战化训练等要求提高的背景下,公司业务需求快速释放,业绩也将快速增长。
公司电子蓝军业务订单没有到达预期;通信与指挥系统业务与电子蓝军业务协同发展缓慢;互联网空间安全业务发展没有到达预期;微系统业务发展没有到达预期;公司项目建设周期存在加长风险。
类别:公司 机构:东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良卫/王紫敬 日期:2021-07-17
事件:7 月16 日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将持有的控股子公司深圳前海用友力合金融服务有限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北京用友企业管理研究所有限公司。
剥离类金融实物资产,聚焦云服务主业:公司在7 月16 日发布了重要的公告,决议以1.86 亿元价格转让友金控股44.62%的股权至用友研究所,进一步剥离公司相关金融业务。用友研究所将以货币资金方式支付转让价款。用友研究所与用友网络实际控制人相同,故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但由于相关交易未达审计净资产绝对值标准,故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此次转让完成后,公司不再持有友金控股股权,不再持有类金融实物资产,未来将专注于云服务,持续提升公司自主创新水平,充分的发挥公司在产品应用的积累的“knowhow”与平台创新能力。
友金控股受行业政策影响亏损,上市公司受影响较小:近年友金控股收入利润大幅度下降,根本原因是旗下业务主体受监管政策、行业发展以及宏观经济影响,其互联网金融信息中介服务、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业务量的下降导致收入利润的下滑。其中互联网金融行业遵循监管政策,大规模清退其业务,尤其网络贷款相关业务务必全部清零。此外疫情冲击市场经济,融资者还款能力变弱,互联网整体金融业务步入下降通道。
2020 年友金控股纯利润是-0.45 亿元,截止2021 年5 月31 日,友金控股纯利润是-0.33 亿元,亏损金额对上市公司利润影响较少,故股权转让不会对上市公司的财务与经营造成重大影响。
业务剥离符合公司经营战略规划,定增有望加速落地:本次交易目的是为了让公司全力经营自身发展规划和以云服务主业的未来略布局,公司战略一直以来以云服务为中心,全力为企业打造生态平台。公司自2020年7 月发布了定增预案,其最大的目的在于建设公司核心产品YonBIP 平台,而近年,监管对于金融实物资产类的审核逐渐严格,公司的类金融实物资产将增加审核难度,类金融实物资产的剥离有望推进公司再融资进度,尽快让公司对已有产品和服务功能进行拓展和升级,对聚焦云服务与公司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未来公司将继续坚定推进用友3.0-II 战略,加大投入,加快云业务转型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维持2021-2023 年收入预测100.14/134.02/181.75 亿元,净利润8.50/15.32/19.72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2021-2023 年PS 分别为10/8/6 倍,相对目前 A 股其它云公司和港股金蝶国际处于折价状态。用友在大规模的公司优势显著,云服务成长性领先行业,维持“买入”评级。
东方盛虹(000301):拟建50万吨超仿真功能性纤维 继续加码长丝主业
类别:公司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乃迪/吴裕 日期:2021-07-17
事件:7 月17 日,公司发布了重要的公告称子公司国望高科纤维(宿迁)有限公司将投资建设年产50 万吨超仿真功能性纤维项目。本项目预计总投资为39.58 亿元人民币,建设期为2 年。
建设年产50 万吨超仿真功能性纤维项目,继续加码长丝主业:公司是国内差别化纤维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目前拥有230 万吨涤长产能、390 万吨PTA 产能。为逐步提升竞争力,公司子公司国望纤维拟投建年产50 万吨超仿真功能性纤维项目,据公司公告披露,该项目预计可实现年出售的收益33.65 亿元、总利润7.46 亿元。本项目主要定位于服饰装饰等民用产品,依托公司较强的研发技术能力,生产阻燃聚酯纤维、防辐射和远红外线涤纶长丝、阳离子纤维、异型纤维等超仿真差别化和功能性化学纤维,实现产品从常规品种向高性能、高技术品种的转变。
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丰富涤丝产品品种,提升附加值。该项目是公司1600 万吨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关键配套项目,可保证其原料短距离供应、满足周边功能性纤维的需求,同时扩大成本优势,能够逐渐增强企业竞争力和综合效益。
“炼化-化纤”行业景气回暖,公司业绩有望大幅度增长:21 年以来,全球经济共振复苏,需求复苏叠加油价上涨带动“炼化-化纤”产业链景气度持续回暖,公司作为国内差异化丝龙头,盈利能力明显提升。2021 年上半年,PTA、涤丝DTY平均价格分别为4392 元/吨、8785 元/吨,分别同比+15.5%、+11.4%;PTA、涤丝DTY 价差分别为507 元/吨、2866 元/吨,分别同比-170 元/吨、+31 元/吨。
优质资产注入助力公司向下游高附加产品延伸,供需错配EVA 迎来景气周期:
斯尔邦是EVA 光伏膜料领域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主要营业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公司拟并购斯尔邦,注入盈利能力较强的优质资产,加强完善公司“炼化-化纤”
下游产业链,拓展其主营业务并新增高的附加价值烯烃衍生物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产业布局愈加完善,公司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的提高,未来发展空间广阔。全球双碳目标达成共识的背景下,下游光伏有望迎来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叠加EVA 生产有较高壁垒导致短期新增供给有限,此次EVA 景气周期有望持续。未来3-4 年内光伏级EVA 新增供给将会相对有限,光伏级EVA 供需错配或将持续3 年以上。随着下游光伏装机需求暴增,EVA 价格大大上涨,斯尔邦业绩有望大幅增长。
风险提示:产品价格大大波动风险;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新项目投产没有到达预期;资产重组进度不及预期。
类别:公司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马莉 日期:2021-07-17
公司传统换热器业务依托大客户稳步增长,除湿机作为市场领军者大概率享受渗透率提升红利,同时储能逆变器乘光伏发展之风有望弯道超车。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公司自 2002 年进入美的供应商体系,凭借产品研制、生产和设计优势,成为美的最大的热交换器供应商。随着大客户在空调行业市占率不断的提高,公司热交换器业务收入稳步增长,预计收入将由 2021 年的 23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28亿元。
相较于欧美及日韩 30%左右的渗透率,中国内地除湿机渗透率仅有 1%。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除湿机制造厂商对除湿机、除湿概念宣传力度的加大,除湿机国内渗透率有望迎来高增长,而公司作为除湿机行业领军者,大概率抢先享受市场红利。预计至 2023 年收入达 11 亿,2021-2023 年 CAGR 25.36%。
逆变器乘全球光伏发展之风,户用储能有望弯道超车受益光伏产业装机量增长,逆变器行业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至 2025 年市场规模有望达371 亿元。其中,光储结合将成未来趋势,储能逆变器高增可期。而在国内外市场均以工商用产品为主,户用市场供小于需的背景下,公司先手研发户用储能逆变器系列新产品,逆变器业务实现了营收的迅速增加,有望在未来弯道超车,成为公司业绩的关键驱动力。预计至 2023 年收入达 28 亿,2021-2023 年 CAGR67.33%。
下业波动风险、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光伏及逆变器行业政策波动风险。
类别:公司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马莉/张潇倩 日期:2021-07-17
怡亚通为当前中国最大的快消品分销龙头及中国最大的“快消品 O2O 分销平台”,公司正步入供应链 3.0 时代。经过三年重整重构,公司在传统供应链服务+深度分销营销基本盘基础上,通过发展高毛利品牌运营业务打造利润端新增长极,23-25 年品牌运营业务规模或可达百亿,利润端表现可期。
公司经历了供应链 1.0 时代(97-07 年,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企业非核心业务外包的基础供应链服务)、供应链 2.0 时代(07-20 年,怡亚通创造市场需求,在供应链基础服务的基础上叠加产品创新、品牌运营、深度分销+营销等创新服务),正走向供应链 3.0 时代(布局未来,正向“基础供应链服务+380 平台+生态链公司”的商业生态发展),用 20 年时间构建基础供应链能力+用 10 年时间构建了线体系为公司核心竞争力,在这一过程中,公司的定位也从快消品供应链龙头变为快消品渠道龙头,再升级为快消品 IP 打造龙头。18 年深圳投控入股赋能公司业务发展(企业评级及银行授信额度等方面提升显著),为公司近三年的重整重构保驾护航。财务方面,公司通过剥离此前 380平台收购的不良资产以降低风险、优化融资环境;通过管理及销售费用优化、380 平台提质增效、持有资产剥离、REITS、定增等方式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负债率,21Q1 公司收入及利润增速分别达 35.22%、341.17%,目前公司业绩底部已过,在品牌运营业务的支持下,业绩有望迎来反转。
不变:布局供应链生态,打造最大快消品 O2O 分销平台。公司凭借传统的供应链服务及以“380 平台”为核心的深度分销+营销业务,已服务全球 2600 多个国内外知名品牌,分销商品品类超 40 万种,同时覆盖了全国 T1-4 城镇市场的 150 多万家终端门店,构建起了全国最大且具备全渠道营业销售能力的快消品O2O 分销平台。相较于竞争对手,公司的供应链和分销服务基础凸显其多品牌营销和品牌运营企业的优势。
变化:三年重整重构,即将破茧成蝶。公司近三年来通过业务模式升级和业务重心聚焦实现重整重构:1)升级:业务模式迭代升级,构建一体两翼业务结构。公司业务模式从传统供应链业务和分销业务并重,升级为分销+营销业务为基本盘、品牌运营业务为增长极模式,并首次提出“一体两翼”战略,未来公司线上(包含新零售)、线)聚焦:
品牌运营+自有品牌孵化业务。公司搭建开放式裂变营业销售平台,通过基础供应链服务、经销伙伴和渠道终端优势,持续赋能品牌运营,从而获得更高利润,并建立消费类产业基金以加速自有品牌孵化、实现品牌投资并购、促进消费类生态链企业成长。
超预期发展点:乘酱酒之风,品牌运营业务扶摇而上基于对小 B 大 B 及 C 端的了解,公司自 2017 年开始对优质品牌进行培养、赋能和运营,结合消费趋势反向精准选品(C2M),充分挖掘品牌潜力,在大消费领域中推出品牌运营业务,其中白酒板块表现亮眼——2020 年公司白酒品牌运营业务通过运营钓鱼台珐琅彩及国台黑金十年等单品,凭借不足 5%的收入占比,实现近 10%的毛利占比, 2021 年公司将进一步新增若干独家产品以丰富产品矩阵。在酱酒热下,经测算,预计 2025 年规模至少或达 40 亿元,我们预测白酒板块有望迎来超预期表现。随公司将白酒板块成功运营经验复制至毛利更高的小家电及医美领域,我们大家都认为公司 23-25 年品牌运营业务规模可达百亿,利润端表现可期。
我们认为怡亚通将受益于基础盘稳健发展、高毛利品牌运营业务加速发展、拖累项目逐步剥离、定增实现落地,预计 2021-2023 年收入增速分别为15.4%、12.5%、11.8%;归母净利润增速分别为 273.5%、46.9%、42.7%;EPS 分别为 0.2、0.3、0.5 元/股;PE 分别为 27、18、13 倍(EPS、PE 均以当前总股本 21.23 亿股进行计算)。长期看业绩成长性强,当前估值具有性价比,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催化剂:消费升级持续、高价位产品导入顺利;风险提示:国内疫情二次爆发,影响白酒整体动销;高端酒动销情况没有到达预期;资金问题;管理层变动风险。
类别:公司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梁凤洁/邱冠华 日期:2021-07-17
2021 年 7 月 15 日,浦发银行公告,潘卫东行长等 5 位高管通过自有资金从证券交易市场买入普通股股票 43.55 万股,并承诺锁定两年。
1、 增持显信心。本次增持,涉及包括以潘卫东行长为代表的 5 位高管,且承诺锁定两年,凸显两大信号:①管理层对浦发银行中长期经营业绩有强大信心。
2、 基本面向好。当前浦发银行基本面迎三大拐点:①资产质量筑底,2020Q1以来,不良贷款连续 5 个季度实现双降。②战略重大升级。区域上,聚焦长三角;业务上,塑造财富管理首选银行,提高盈利能力;科技上,2020 年科技战略升级,打造全景银行,未来科学技术人员占比有望从 10%提升至 20%。③管理赋能业务,郑杨董事长在金融监督管理方面有长期、深厚的经验,潘卫东行长金融科技和银行管理经验比较丰富,二者强强联手,管理赋能业务。
类别:公司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马良 日期:2021-07-17
行业高景气度持续,公司产能爬坡。公司2021 年第一季度大尺寸产品出货 794.53 万平方米,实现营业收入 120.72 亿元,占TCL 华星当季收入的69.63%,中小尺寸产品实现营业收入 53.0 亿元,占TCL 华星当季收入的30.37%,随着行业集中度提升和供需格局改善,大尺寸产品价格持续上涨, 据群智咨询多个方面数据显示, 2021 年6 月底32/43/55/65/75 寸 TV 面板价格与上月相比分别上涨 0/0/2/4/5 美元,达 88/136/225/289/391 美元,群智咨询预计7 月65/75 寸TV 面板价格达291/394 美元。公司上半年大尺寸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超130%,大尺寸产线 工厂保持满销满产,t7 工厂按计划爬坡,叠加三星面板厂Q2 并表,公司在大尺寸产能占比将进一步提升。小尺寸领域,t3 产线 柔性AMOLED 产线一期满产,二期和三期设备的陆续搬入使公司在 OLED 的份额慢慢地提高。随着各个尺寸领域产能持续爬坡,公司在半导体显示领域的竞争优势将大幅提升。
产业协同布局,开拓业绩增长新赛道。中环股份身处半导体光伏与半导体材料双优质赛道,2020 年中环股份实现盈利收入 190.6 亿元,同比增长 12.8%,归母净利润 10.9 亿元,同比增长 20.5%。TCL 科技借助收购中环股份实现产业协同布局,为公司业绩增长注入新动力。据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中环半导体光伏硅单晶总产能较原计划提前2 个月达到 60GW,商品市场竞争力、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逐月提升。2021 年第一季度报告数据显示,中环半导体硅片业务营收同比增长约80%,8-12 英寸的集成电路产品用硅片产销规模快速地增长。同时TCL科技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已成立TCL 微芯作为公司半导体业务平台,并持续围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半导体功率器件等领域寻找产业拓展机会,不断开拓新赛道。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没有到达预期风险;公司产能释放进度没有到达预期;国际巨头产能退出计划发生明显的变化;竞争加剧风险。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